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平平淡淡才是真——听《一去二三里》有感

平平淡淡才是真——听《一去二三里》有感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平平淡淡才是真——听《一去二三里》有感 
无忧依然 发表
   今天,有幸在学校教导处安排下听了薛家小学张贤君老师的《一去二三里》。其实,在

上学期期末在布政小学听过她的课,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。趁热打铁,把自己的几点学

习写下来:
一、丰富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。

【片断一:张老师在操练生字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……等生字时,老师用“开小火车”游

戏读生字。】

游戏名称:开火车
适用范围:
用于复习巩固拼音字母、音节、生字、词语等。
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,所做准备也比较简单,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,能使全体学生

兴奋起来。但比较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。
 游戏准备:相关字母、声母卡片
操作过程:
(1)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。开火车可以横着开,也可以竖着开

,还可以开双轨列车。
(2)导语:小朋友,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,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。
开火车时,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“呜——咔嚓、咔嚓” 的声音,有利于

营造气氛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(3)例,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,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,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

生字字音、组词
师:“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,先读读字音,再给它找个朋友。”
谁说错了,火车就停下。
师:“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一下?”
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(重读字音、字母),修理好了继续开。


【片断二:操练生字时,张老师指名学生上前,根据出示的图片,选择正确的字。类似“贴

商标”游戏。】

游戏名称:贴商标
游戏适用范围:
本游戏适用于拼音复习、课后词语复习或单元阶段性复习。如人教版第一册中《自选商场》

和《菜场里》这两篇课文的复习巩固便可采用该游戏。适用内容包括音节词和词语。
游戏准备:
各种实物以及相对应的音节或词语卡片。实物可以按照类别来进行准备。比如:
1、文具类:铅笔、尺子、橡皮、卷笔刀、字典、铅笔盒、练习本…
2、水果类:苹果、香蕉、梨、橘子、桃子…
3、蔬菜类:茄子、黄瓜、豆角、萝卜、南瓜、白菜、卷心菜、西红柿…
除此以外,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,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实物。比如:粉笔、黑板擦、花盆、金鱼

缸、饮水机、电脑、电视机等等进行游戏准备。
游戏操作过程:
(准备:在讲台上摆放各种实物,黑板粘贴好打乱的音节词或词语卡片。)
导语:小朋友你们瞧,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。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,

麻烦你们暂时担当一下超市管理员,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。我们一起

来“贴商标”。
生齐:“找找找,贴贴贴,一一对应妙妙妙!”(拍手)
1、请一位学生上台,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一张音节词或词语卡片,接着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

物品上。
2、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,大声朗读.全班同学作评委。
3、如果该生认读粘贴都正确:(生齐:“棒棒棒!”)学生再跟读一遍。
  如果该生认读或粘贴出错:(生齐:“错错错!再想想!”)【摆摆手】会念的小朋友立即作出

反应: (各自举手)“我来帮!”然后,该生带读,其余学生跟读。

 

还有很多其他的识字方法,目的都是一样的,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

,让孩子们轻松地在玩中学。

 

二、平平淡淡教语文,如一缕清香沁人心脾。

   听张老师的课就好像在家吃家常饭,平淡但又不失本真。与学校老师一起外出听过很多

名师、特级教师的课,但是当我们私下去模仿时候却又觉得这里不对,那里不像。其实,这

大概是我们的“功力”尚欠火候吧。所以,我更喜欢听“家常课”,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

学习。

首先,是课堂教学的语言——精炼。张老师没有废话,也不重复,在学校教研课上,我们经

常能听到老师一句话重复很多次,大概是担心学生没听懂吧。其实这样做不好,因为我们再

重复之前的话时,可能会改变,那就会给学生不明确的要求。

其次,注意在课堂上学生习惯的养成性教育。一年级的新生,刚入学一个月多。课余时,我

经常能听到低段老师的抱怨。今天,在课堂上我不止一次看到张老师的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
『教学片断一』:教师出示图片,问:“同学们,你们看到了什么?……”不等老师把话说

完,台下已经又孩子跃跃欲试了,“老师,我,我……”看着一双双小手,张老师拍了拍手

,提高声音:“不要着急,先把老师要说的话听清楚了。”当然,张老师在养成教育的同时

也不忘鼓励孩子们“我看你最积极了,别急,先听清老师说的话再举手。”

还有诸如:举手答题、请把话说完整了、要站起来回答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养成教育,却是

最能反应平时教学,我相信张老师的学生一定在习惯养成上做得很好。

再者,课堂重点突出,难点突破。

一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很多,所以经常听到老师说,时间不够用,有些知识没有讲

。这堂课上,张老师重点教学:生字的正确认读,流利朗读童谣。难点是:感受童谣的意境

这首古代童谣,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,张老师通过图片让孩子们有了

直观的认识,然后把图中几个重点景物:亭台、烟村再这里出示为下面的朗读童谣做了铺垫

。我想这应该是张老师精心的预设,其实在最前面的yan  cun   qu的课前操练中已经开始

了。

整首童谣排列整齐,朗朗上口,充满儿童情趣,具有韵律美,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,培

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。对于难点的突破,张老师用了配乐朗读,闭

目想象等办法。

三、认识田字格,发挥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书写。

扎扎实实教语文,从张老师的指导书写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,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位置,然后

范写“一”(注意到一个细节:整个书写过程,老师从起笔到收笔都做了详细的讲解。)然

后“二、三”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,并指名说一说。

 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:一去)
此问转载

【思考】:

以下谈我个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,希望各位听课老师一起讨论。

1、   在出示课图时,让学生说一说“你看到了什么?”是否应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景物

?同时我认为这里应该放开让学生说,不是引出了你要得“yan cun ”“ting tai” 就结

束了。其实这里说多了也是对下面难点“体会童谣意境美”有帮助。

2、   在教学田字格时,我脑海里想起这句话,你看有没有帮助:儿歌(田字格,四方方,

写好汉字它来帮。左上格、右上格、左下格、又下格,横中线、竖中线,各个方位记心间。

3、   听音乐,唱儿歌的效果不是很好,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强烈,这里我也没有想出好的建

议,希望其他老师能提一提。

4、   指导朗读课文时,老师范读了好几遍,要学生仔细听,说说你听出什么了?这个问法

我觉得有问题,问得不明确,学生回答总是到不了点上。我的建议是老师可以再夸张点把“

去、村、台、九”拖长点,让学生能明显感觉到。有时候“过度”夸张效果会不错。

 

以上是我听薛家小学张贤君老师的《一去二三里》后整理的反思。以后的教研活动我们会做

得更好,同时也期待能再次听你的课。

 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:一去)
此问转载http://blog.cersp.com/userlog18/41579/archives/2006/129575.shtml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5721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